仲跻峰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所长,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副理事长、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新中国60年吉牧普医科技贡献奖《杰出人物》获得者,国家畜禽良种联合攻关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兼国家奶牛良种联合攻关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奶牛育种繁殖方面的研究工作,研发了奶牛DHI测定、遗传缺陷病检测、亲子鉴定等技术,建立了现代奶牛育种技术体系,在奶牛群体遗传改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高运东
山东奥克斯畜牧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研究员,国家科技创业万人计划人才,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兼任中国奶业协会育种委员会顾问、中国北方荷斯坦牛育种联盟理事长、山东奶牛种业(广业)创新研究院理事长、东北农业大学就业创业硕士生导师。
在奶牛育种繁殖领域从事技术研究与推广 27 年。聚焦奶牛现代育种和高效快繁关键技术难题,带领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OPU-IVP 产业化工作,打通了所有技术链条,生产效率、实施效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黄金明
博士,二级研究员,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WR计划领军人才,泰山学者青年专家,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省农业良种工程(奶牛)首席专家,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泉城拔尖人才。
主要从事奶牛育种与繁殖技术研究,主持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0项。
侯明海
硕士,研究员,山东省牛创新团队岗位科学家,山东省畜牧协会奶业分会到秘书长,常务理事。
长期从事群体奶牛遗传改良等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主持或参加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2007-2017年,主持农业部政财专项-山东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项目;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农业部丰收奖二等奖1项、济南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李建斌
博士,研究员,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专家,山东省畜禽遗传改良计划专家,海佑产业领军人才,泰安市岱宗人才,兼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奶业协会理事、山东省畜牧业协会奶业分会副秘书长等。
近年来主持或参加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畜禽良种联合攻关、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余项,获国际发明专利2项、国家发明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6项,制定地方标准8项;发表论文68篇,其中SCI论文32篇。
李荣岭
博士,副研究员,山东省牛产业体系岗位专家,济南市高层次D类人才。
主要从事奶牛育种和遗传评估工作,对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种子母牛群组建、青年公牛后裔测定、奶牛体型线性鉴定、选种选配等有较深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主持山东省良种工程、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参与“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奶业行业技术体系、农业部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等项目。
赵秀新
育种部主任。博士,副研究员。
从事奶牛育种技术研究与推广十余年,先后主持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等省级以上课题10余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1项,山东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山东省畜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以及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8篇,其中SCI收录2篇。
鞠志花
博士,副研究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青年拔尖人才,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奶牛抗病、繁殖等经济性状的遗传育种与分子遗传基础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科研项目7项。院青年拔尖人才。获省部级奖励3项,包括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二等奖1项、山东省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1项。
肖遥
博士,副研究员,中共党员,国家重点人才工程青年专家。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武汉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博士后,西南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研究生合作导师。
主要从事奶牛胚胎干细胞生物技术及奶牛耐热性状研究。主持国家重点项目、省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2项。在《Stem Cell Reports》、《Journal of Dairy Scicence》、《Biology of Reproduction》等杂志发表第一作者SCI论文8篇,共作者SCI论文20余篇。
王晓
副研究员,丹麦技术大学(QS排名99)博士、博士后,泰山学者青年专家。
主要从事家畜育种技术研发工作,建立了基于GBS芯片数据矫正方法提高基因组评估准确性及整合多层次组学策略深度挖掘家畜经济性状有效分子标记的技术体系,系统开发了一系列数据分析及评估软件。
王秀革
博士,副研究员,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青年拔尖人才。研究方向为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在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应用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例如研发的“奶牛A2型β-酪蛋白基因分型技术”,协助乳企开发伊利金典A2-β-酪蛋白有机奶等产品。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二等奖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等项目;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国际专利4项、香港专利1项。
王金鹏
博士,副研究员,获济南市高层次人才D类人才称号。主要从事大数据分析和奶牛遗传评估,重点关注奶牛基因组选择方法研究和重要性状的基因组解析,熟练掌握Python、Perl、R等编程语言和BLUP、GBLUP、Bayes等遗传评估方法。在家畜趋同进化分子机制、群体遗传结构分析、驯化历史、重要性状的分子标记开发、优秀种质培育等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薛光辉
育种部副主任,山东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数量遗传学硕士,师从张勤教授。
主要负责山东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技术推广、青年公牛后裔测定等奶牛常规育种工作。累计发表文章20余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4项;获得2022年“山东省畜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
马庆涛
胚胎生产部主任。硕士,助理研究员,毕业于扬州大学。
主要从事奶牛育种和繁殖技术研究和开发,2016年开始着力于奶牛体外胚胎的产业化研究与应用,熟练掌握OPU-IVP-ET技术,建立荷斯坦牛体外胚胎生产标准操作流程。发表SCI论文1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
张燕
胚胎生产部副主任。硕士,副研究员,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
主要致力于奶牛体外胚胎生产及相关研究工作。发表SCI论文十余篇,授权国家专利5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宁夏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研究课题。
鲍鹏
技术部主任。畜牧师,执业兽医师,现代化牧场定级评价师,体型鉴定师。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
主攻牧场管理。主要从事DHI数据分析、牧场核心群组建、中长期育种规划、牧场规范化管理及定级评价工作。
刘立民
毕业于黑龙江省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曾任职于现代牧业肥东牧场、中垦牧业华山牧场。
主攻疾病治疗。主要从事兽医产前产后护理、接助产、疾病预防与治疗,繁殖技术指导,牧场管理。
王南
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学院通信工程专业,体型鉴定员,现代牧场定级评价师。
主攻育种数据。主要从事牧场育种规划,生产性能数据分析,牛群遗传审计评估、个体选配、数据梳理。
徐健
主攻繁育。主要从事规模化牧场繁殖方案制定、新产牛子宫复旧标准、子宫复旧检查、难孕牛处理、牧场育种规划。